發布時間:2022-01-09 15:41:21
臘
LA BA
八
中/國/傳/統/節/日
2022-1-10
農歷臘月初八
濃
情
清晨太陽還未升起學校已經為孩子們準備了美味而又溫暖的臘八粥,老話說“小孩小孩你別饞,過了臘八就是年”同時也標志著新的一年馬上開始了。
臘八節,俗稱“臘八” ,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,主要流行于我國北方,這節日的習俗是“喝臘八粥”。
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,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,又稱為“法寶節”、“佛成道節”、“成道會”等。
小孩小孩你別饞
過了臘八就是年
故
事
故事一
傳說臘八節來自“赤豆打鬼”的風俗。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,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,專門出來驚嚇孩子。
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,害怕鬼神,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、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。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,單怕赤(紅)豆,故有“赤豆打鬼”的說法。
所以,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、赤小豆熬粥,以祛疫迎祥。
故事二
臘八節是農歷臘月(十二月)初八,傳說起源于元末明初,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,當時正值寒天,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、大米、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。
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,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,朱元璋便美其名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。
美美地享受了一頓。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,坐北朝南做了皇帝,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,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,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。
故事三
傳說臘八節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。
當年,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,正值數九嚴冬,岳家軍衣食不濟、挨餓受凍,眾百姓相繼送粥,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“千家粥”,結果大勝而歸。
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。岳飛死后,人民為了紀念他,每到臘月初八,便以雜糧豆果煮粥,終于成俗。
生活像臘八粥一樣豐富多彩
日子像臘八粥一樣甜甜蜜蜜
飲
食
吃臘八粥
叫“七寶五味粥”。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,已有一千多年。最早開始于宋代。每逢臘八這一天,不論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。
吃臘八蒜
泡臘八蒜是北方,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。顧名思義,就是在農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。
吃冰
臘八前一天,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,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。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,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。
歸期準與寒梅約,
粥鼓香花臘八前。
寒梅、雪、臘八粥,
年關將至。